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“一黑、两暗、三起源、五表征”……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支撑航天强国建设

鍅海潕鞕 2024-10-15 15:58

  央视网消息: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5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。中国科学院、国家航天局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《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(2024—2050年)》。

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,《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(2024—2050年)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空间科学任务部署、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依据。该规划由来自科研院所、高校和行业部门等相关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多,在广泛征求和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。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,即坚持四个面向、坚持统筹协同、坚持开放合作。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介绍,规划明确了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目标,总目标是: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,统筹和强化任务驱动的基础研究,打造空间科学高水平人才队伍,不断取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成果,实现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,跻身国际前列,成为空间科学强国。

  提出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

  在10月15日发布的《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(2024—2050年)》中,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。

  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包括:

  主题1“极端宇宙”。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,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。优先发展方向包括:暗物质与极端宇宙、宇宙起源与演化、宇宙重子物质探测。

  主题2“时空涟漪”。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、原初引力波,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。其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。

  主题3“日地全景”。主要是探索地球、太阳和日球层,揭示日地复杂系统、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。其优先发展方向包括:地球循环系统、地月综合观测、空间天气探测、太阳立体探测、外日球层探测。

  主题4“宜居行星”。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,开展地外生命探寻。优先发展方向包括:可持续发展、太阳系考古、行星圈层刻画、地外生命探寻、系外行星探测。

  主题5“太空格物”。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,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。其优先发展方向包括:微重力科学、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、空间生命科学。

  5大科学主题17个优先发展方向如何确定?

  这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是如何确定的?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介绍,空间科学的范围比较广,梳理未来空间科学发展的路线和途径是什么。首先研判世界空间科学的前沿,总结出来,包括“一黑、两暗、三起源、五表征”。所谓的“一黑”就是以黑洞为代表的这些致密天体,还有它在极端条件下的物理的规律。“两暗”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暗物质、暗能量。“三起源”是宇宙的起源,太阳系天体起源,还有生命起源。“五表征”就是从近及远,了解地球近地系统、地月系统、太阳系系统,以及太阳系外的空间系统它的特征和运行的规律,在太空环境下物质和生命它运动的特征和运动的规律。所以,在研判了世界空间科学前沿之后,因为人才队伍基础条件的有限,也不可能遍地开花,只能在一些我们有优势、有能力的领域有所为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,总结未来要重点发展的5大科学主题,包括“极端宇宙”“时空涟漪”“日地全景”“宜居行星”和“太空格物”,在每个主题下面都有我们优先的发展方向,凝练了17个优先的发展方向。

 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公布

  除了5大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以外,10月15日发布的规划中还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。

  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。

  第一阶段,至2027年,运营中国空间站,实施载人月球探测、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。论证立项5—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,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。

  第二阶段,2028—2035年,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,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、月球科研站等的科学任务。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,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。

  第三阶段,2036—2050年,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,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

  丁赤飚介绍,为了保障规划的实施,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。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,保障财政投入,夯实基础能力,深化国际合作,加强科学普及,持续推动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,有力支撑航天强国、科技强国建设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分享到